91视频
首页电影电视剧综艺动漫短剧

黑门-第07集

收藏下载分享

类型:悬疑 / 科幻 / 动画地区:大陆年份:2022

导演:徐一超

演员:商虹 / 羊仔 / 林强 / 季冠霖 / 严燕生 / 张东 / 姜波 / 李雅琦 / 陈张太康 / 郭政建 / 张喆 / 李诗萌 / 宣晓鸣 / 梁晓强 / 钱文青

免费播放如遇卡顿,请切换播放资源

线路1

第01集
第02集
第03集
第04集
第05集
第06集
第07集
第08集
第09集
第10集
第11集
第12集

故事精髓

2058年,人们安居乐业,科技高度发展,脑机系统(人脑与计算机互联)早已走入人们的生活。在白洋市一家叫做“绿洲”的脑机系统科技公司,在不断深入研究人脑世界(脑宇宙)时,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症状,他们称之为“蜂群症”。为了遏制“蜂群症”的蔓延,众多平凡英雄前仆后继,一段波澜壮阔的故事就此拉开帷幕。

相关推荐

影迷热议

  • 来自网友【暗夜伏特加】的评论【序言】静静的小山村,正午的阳光慵懒地从树梢射到地上,点缀的地面星星点点。一阵风吹过,最后一只工蜂回到蜂巢。蜂巢微微地向上,在9-14度之间,开向云端,这样蜂蜜便不会流出。作为这片存有蜜蜂和它们幼虫,以及储存蜂蜜和花粉的地方,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稀松平常,就是这个巢有点老化了,得需要搬家了。然而蜂王做不了任何决定。当准备要搬家时,一些蜜蜂就开始在前方侦察,寻找新家的备选地点。等找到之后,它们就会回来,对着蜂群跳舞。跳的舞越夸张,就说明它觉得这个地点越好。蜂群看到之后,就会又另一些蜜蜂跟着它去查看。如果也觉得很好,也会回来一起跳舞。吸引了更多的探路者。它们当中有的蜜蜂看重蜂巢的高低,有些蜜蜂更看重周围花的品种,有些蜜蜂更看重安不安全。最终,最大的蜂群就获得了胜利。蜂群簇拥着蜂王和雷鸣般的嗡嗡声,一起前往了确定的目标地点。它什么也没有做。这个决定是“蜂群选择的”。每只蜜蜂所做的都很简单,但最后却做出了复杂的决定。没有蜜蜂做“最终决定”,但所有蜜蜂几乎都参与了决定。各位观众老爷们大家好,在发布过《西部世界》影评后,有很多小伙伴安利又给我很多烧脑剧,在此感谢大家的互动、鼓励与支持。本期我们就先从一部质量上乘的科幻国漫开始,这就是最近爆火的《黑门》。如今刚开播到第三集,随着剧情的逐渐展开,观众始终处于一种不断的震撼中,无论是从剧情、画面还是所内含的硬核科幻元素,都处于很高的水平。本解析系列不会像《西部世界》一样按集做解析,我会根据剧集进度适时推进。本期我们分别从“暴力拆解硬核科技元素”、“挖掘社会学与伦理意义”、“梳理剧情情节与时间线”三部分审视剧情(建议可以一边看第前两节的大段分析同时,对照看下第三节的时间线梳理,亲测效果最佳):【第一节 暴力拆解硬核科技元素】故事主时间线在2058年(话说和西部世界雷荷波在一个年份哦),属近未来科幻题材。基本符合赛博朋克的风格,即在技术上很高端,但是在人的生活上还很传统甚至不那么高端。比如剧集一开始谈到的传统小吃火烧的遍地横行、与现在我们这个时代风格相近的穿衣搭配和面料(第一集广播居然还说到了“第一季度棉花突破400万吨”,话说我国2021年全年棉花总产量是573.1万吨,这广播如果就是白洋市或者白洋市所在省的广播,这一个季度一个省就这么多的产量,足以说明棉花在那个时代还是广泛使用的)。故事并没有采用《三体》一样吃合成食物、穿全息投影衣服、开满天飞的飞碟当交通工具的世界设定。即便如此,剧集以硬核的科技元素作为背景设定,让人感到耳目一新。接下来我们来挨个儿暴力破解一下本剧出现的科技设定和元素,搞清它们会对观众的观看大有帮助:一、脑机接口技术:生物与计算机工程技术的结晶1. 发展沿革在1929年HansBerger第一次记录脑电图以来,人们就一直想把脑袋里的电引出来,来控制出了我们自身外更多的东西,实现意念操控万物的神力;随着千禧年前后(1999和2002年)随着世界上的一群科学家开会讨论,首次给出了“脑机接口”这个词儿的定义:“不依赖于正常的由外围神经和肌肉组成的输出通路的通讯系统。”说人话,就是“好端端的信号传输方式我就是不用,另辟蹊径!”听起来很疯狂,但是前景也是大大滴。它可以把大脑发出的信息直接转换成能驱动外部设备的命令,代替人的肢体或语言器官,实现人与外界的交流以及对外部环境的控制。这对于肢体残疾、脑中风、脑瘫等患者而言,无疑是一个福音,因此该技术最开始用于医疗领域(好家伙,就这点,躺在床上昏迷至今的张晓泉直呼内行!)。随着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发展,脑机接口的尝试也在稳步推进,逐渐从理论转为实践,并向更广阔的领域进军:2006年,布朗大学研究团队完成首个大脑运动皮层脑机接口设备植入手术,能用来控制鼠标;2008年,匹兹堡大学神经生物学家利用脑机接口,猴子能用操纵机械臂给自己喂食——这标志着人可以将动物脑与外部设备直接相连; 2012年,脑机接口设备已能够胜任更复杂和广泛的操作,得以让瘫痪病人对机械臂进行操控,自己喝水、吃饭、打字与人交流; 2014年,在巴西世界杯开幕式上,高位截瘫青年Juliano Pinto在脑机接口与机械外骨骼技术的帮助下开出一球。《黑门》的设定想必就与这个应用场景有关。剧集也用到了一种机械外骨骼,这种外骨骼可以和脑机接口系统相连,配套辅助脑机应用(第一集张晓泉的那套)。2019 年,Chmielewski 作为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脑机接口项目的参与者,通过一次长达 10 个小时的手术,将六个微电极阵列植入大脑两侧。随后,研究者一直试图通过不断的改善和训练,让他获得同时控制两个假肢的能力;2022年3月,我国脑机接口柔性电极技术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杂志上发表。这项技术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研发。该技术将仅有2微米大小的柔性电极放到大脑上,可以帮助医生“看”到大脑内部神经,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大脑。 2022年6月,我国自主研发的首款介入式(下面会解释这个词的意思)脑机接口完成动物试验。在今后,该技术将向着人体状态监测、虚拟打字、康复训练等场景推进,甚至还可以向着娱乐休闲领域前进。如今就有一种mind game,通过游戏训练游戏者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前倾值得期待。2. 发展的困难目前的技术应用远不像《黑门》那样,能做到直接进入人的意识,从P2C(从人到计算机的互动)进化到P2P(人到人的互动),但至少可以给我们描绘一副可见的发展图景。当前我们遇到的技术困难主要有以下这些:① 脑电信号采集技术目前信号采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头戴式,就是扣一个帽子或者一堆带着橡胶软垫的帽子,帽子上连着一堆电线那种。提前还要给你脑袋上涂油(电极膏)。这种方式简易、安全,但是信号噪声大而且并不稳定。目前很多心理学和神经医学高校所采用的脑电信号采集用的就是这种方式。还有一种是介入式,说简单点就是直接把一个或是探针,或是芯片一样的东西直接怼到脑子里。最经典的几个案例:电影《黑客帝国》的矩阵系统,动漫《攻壳机动队》的Cyberbrain,电影《刺客信条》的Animus 4.3(当然这在游戏《刺客信条:英灵殿》也同样出现了),游戏《恶灵附身》的STEM系统、电视剧《超脑特工》的chip植入等。这些或是将电极插入灰质、要么是插入大脑的硬膜层、要么是开瓢放芯片(至于怎么连接的人家编剧一般是不给解释的),或者什么都不解释直接就在脑袋上预装的洞上开怼,你也不知道这个洞是怎么开的,是什么时候开的。总的来说,这种方法的优势是信号很清楚、损失低,但操作复杂,需要专业医学人员,而且容易感染,或者引发免疫排异反应,导致信号衰减甚至直接摆烂。② 信号处理算法与人工智能采集了脑电信号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将采集出来的信号处理,将“我们的人话”转变成“机器脑中的人话”,说起来简单,但是这里面的问题很大、很大,这需要一套高效准确的算法,可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这套处理系统的准确率低、信息速率低。这一定程度上仰仗于AI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记住这句话,马上就会用到)。这将导致使用者得花大量时间和经历适应和训练。话说人家病人已经很身心俱疲了,想象一下再让他从事艰苦的训练人工智障那种濒临崩溃的既视感吧!而且一个指令的识别时间过长也是限制其应用的重要原因。3. 说说本剧的技术应用① 脑电信号采集技术本剧的脑机接口技术看起来属于介入式的,即人人的脖子后面都被预装了四个连接点,这四个连接点想必是通过脊髓进入灰质,然后进入脑部中枢神经系统。看这几个连接点不是之前我说的直接在脑子上开洞,而是像贴片一样的圆点,连接的脑机线也不是插头插进去的,它更像是磁铁一样贴上去的。讲真,这种联机方式克服了感染的风险(没有对外开放的创口),同时也利用电磁转换的方式,将外部信号和内部预装的线路连接,达到连接的目的。本剧迄今为止虽然说到了两种脑机线,一种是初代的红色线(第一集的那根),一种是后来的线。连接方式并无差异,不同的只是后者要比红色线可实现的功能更多些罢了。② 信号处理算法与人工智能本剧引入了名为“海豚”的AI,该AI受控于绿洲科技,负责进行脑机数据的信号处理、交换、再分配。起到了之前我们说的信号处理功能,此外还集合了决策和反馈功能。可以说明在《黑门》的世界观,AI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应用。与此同时,机械外骨骼的引入也是本剧的亮点。除了它奇特、简约的外形外,更是为它超神的功能和表现而震撼。它不仅可以自动判断周边环境和需求,将外形变为椅子,让张晓泉坐在上面。上面的脑机接口可以直接提供远程访问。而且还可以在危险状态下直接化身超人去救人。甚至在机械骨骼在车里,图毅在车顶奔跑时,都可以直接秒速冲到车顶。公交车事件中,撞击是瞬间发生的时,机械骨骼一下子救了17个人,足以想见AI算力的强大和惊为天人的决策能力。机械骨骼的例子我们已经屡见不鲜了,要做出新意来其实很难(比如:游戏《使命召唤 高级战争》、《Plan 18》、《Halo》、《辐射》;电影《极乐空间》、《流浪地球》、《阿凡达》、《钢铁侠》等)。因此这部剧的机械骨骼一出场之所以能让我们再感震撼,一部分来自于片方优秀的分镜、动作和场景设计,另一部分想必就是这副机械骨骼背后蕴含人工智能的灵魂。③ 全生命周期的运维服务只要一项技术进入到产业这个程度,基本上可以确定它已经进入到了技术成熟阶段(比如共享单车、新能源汽车、高铁等)。在《黑门》中,也具备这样一整套全生命周期的运维体系。从一开始的安装(自愿进行)、维修监测、治疗等等,都是在绿洲科技的服务范围之内。特别是维修监测这方面,绿洲科技既做到了足够的专业,也做到了相应的神速。在第一集有人要报修的时候,海豚系统直接派单给周边的三个维修师,在接单后,还可以启动优先路权。掉头、逆行、全车道车辆避让,几乎是在瞬间完成的,这一切还是要依托后台AI的强大能力(话说从掉头到逆行前进这个过程,这辆车不仅没有减速,还在加速,坐在车里的简直不要太爽!)。二、脑宇宙:具象化的神经科学1. 脑宇宙说法的提出作为脑机接口技术的理论基础,神经科学肯定是不能缺席的,而本剧为了将它尽可能形象地表现出来。将其具象化为脑宇宙。这个说法其实很有意思,堪称本剧的一大亮点。无论学没学过生物,我们都大致能知道我们的大脑体积其实就那么点,说具体点就约是1.5L左右大小(你可以拿一个1.5L的大可乐瓶子体会一下。)里面的神经元却有120亿-140亿个,也就是说平均1毫升脑空间就得挤着九百多万个神经元。那是个很恐怖的数字,而且见过脑子里面什么样子的人估计都终生难忘,那血腥的感觉……就不在这里形容了。而两三年前,流传着一对照片。其中一幅展现了脑神经科学家Mark Miller拍摄的人脑组织切片的显微照片,另一幅展现了英国的超级计算机模拟的宇宙在500万光年至五亿光年尺度的结构图,两幅图片看起来是惊人的相似。在当时引发了“为什么大脑结构和宇宙结构会如此相似”的讨论。其实这种思考很早以前就已经有了,在《大脑神经网络和宇宙网络之间的定量对比》的论文中就研究了我们身边存在的很多图案、形状和结构。这些结构虽然出现在完全不同的地方,但却非常相似。比如天文学家通过哈勃望远镜发现,各个星系都聚集在一起并形成星系团和超星系统的趋势,并且这些星系团之间还具有联系,科学家把各个星系团之间的联系称为宇宙网络。虽然我们无法用可见光观察到这些宇宙网络,但他们的存在是被很多研究证实的。同时,各个星系团之间除了宇宙网络,剩下的就是大量的什么都没有的虚无空间;通过核磁共振可以知道,大脑中由于77%的成分是水(即脑脊液),脑脊液对大脑的各种功能和保护大脑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我们无法跳出大脑之外看大脑,也就是说我们只能以存在于大脑之内的立场去研究大脑的话,我们能观察到的只有各个神经元和连接他们的神经网络,而永远也无法观测到大脑中的水,因为它们充斥着几乎整个大脑。一部分科学家认为对已知结构类似的宇宙网络的研究,或许有可能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大脑中的神经网络。这想必就是“脑宇宙”这个说法存在的起源。2. 剧情中的脑宇宙《黑门》这部剧的脑宇宙非常奇幻,很多难懂的解剖学和神经外科的术语,在片中在尽可能地通过画面、动作和旁白解读清楚。下面我们来简单解析一下:① 我们在脑宇宙中究竟是什么绿洲医生进入脑宇宙进行维修主要是通过外接联机线的方式,至少在绿洲科技这边进入脑宇宙的方式就是如此(划重点!记住这句话,后面说蜂群时有用)。目前我们见到的联机有四种方式:红色初代脑机线、公司自带的外出维修专用脑机线、机械骨骼脑机贴片、绿洲实验室戳头座椅。如果是初次进入脑宇宙,会有一段非常中国化的生成CG动画,其实就是脑机服的生成过程。脑机服是由RNA组成的,一片一片鳞片组装的过程就好像RNA碱基合成的过程一样。肩上有激素和蛋白组成的电棒,人穿着脑机服在脑宇宙中出现。人在脑宇宙中并不是真的存在的,而是脑宇宙的形象出现在绿洲医生的意识中。其实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我们在剧集看到的脑宇宙的绿洲医生的形象,其实就是绿洲医生的意识,而外面的脑机服和电棒才是真正出现在脑宇宙中携带特殊蛋白的纳米机器人。也就是说我们相当于在操作着一个带着药的纳米机器人在别人的头脑中穿梭,拿着药去往病灶靶向治疗。而当初绿洲科技只是想让人工智能操控纳米机器人去完成这项任务,正是因为艾萨不信任人工智能,所以绿洲才退而求其次,让人类意识与对方脑宇宙相连,让人类意识完成这项任务。当我们出现危险时,我们之所以能感受到脑宇宙对我们的影响,甚至脑宇宙的过强电流能杀伤我们,是因为脑宇宙的电流直接进入到我们的头脑中所致。当然,一些危险的操作也会导致伤害,比如:当公交车事故发生后,乘客脑宇宙的电流逆行导致张晓泉成为植物人(这其中有一个疑点,会在篇末说明);当控制台想强行拉出处于危险中的图毅时,柳常青说到这会对人脑产生损害。再如:当丢弃工作中的脑基站被电流击穿时,会导致该脑宇宙的主人出现安全危险。也就是说只要处于联机状态下的双方,只要有一人未按流程进行进入和撤出,就会发生危险。可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想这就要说说有关大脑分区的问题了。② 联机脑宇宙时的主要脑区这一切我们要先从张晓泉的植物人状态说起。所谓植物人状态,其脑电波是杂乱的,并非正常脑那样的有规律可循的脑电波,也不是脑死亡的一条直线。病患能正常接收外界原始刺激,但是无法进行高级神经活动和反应。当前临床导致的原因主要有畸形(包括无脑畸形、先天性脑积水等)、变性及代谢性疾病(包括帕金森、Creuzfeldt-Jakob病-说白了就是脑子变成海绵样了、多发性脑梗、灰质变性等)、急性损伤(包括缺血性脑病、持续性低血压发作脑血管意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中毒等)。张晓泉显然是因急性损伤所致。而在本剧集,无论是张晓泉在第三集联机的部位,还是绿洲实验室大屏上的多人联机模拟测试,都出现在大脑的靠后部分。这引起了我很强的好奇心,不由得又温习了一下大脑分区的有关内容:额叶(脑门部分):负责肢体运动与神经运动、书写和协调运动、支配记忆判断抽象思维情感和冲动顶叶(脑瓜顶部分):负责复合型感觉(如实体觉、位置觉、两点辨别觉)、计算和阅读能力、运用能力、左右辨别能力颞叶 (两耳附近):负责语言理解能力、对物体明明、嗅觉和味觉、精神活动、对侧视野岛叶(两耳附近深处):负责痛觉和听觉、内脏感觉和运动、自主神经控制、心血管功能调控枕叶(就是本片老在强调的部分,后脑勺偏上的部分):负责视觉、抽象概念处理这么一看,恍然大悟,这么一归纳,主要是出于两个原因:其一,是从灰质进入到枕叶比较近,再有就是脑机系统很大程度上就在控制人的视觉系统。比如第一集就给我们亮出来,人们在空中划来划去的镜头,这就是人在与其脑机系统提供给客户的视觉信息发生互动。不过这都可以用脑子接收计算机信号了,难道不能用脑子控制看到的图像信息,必须还得靠用手划拉吗?不知道这个编剧有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③ 进入脑宇宙后面临的一大堆术语我们来结合剧情简要分析一下:a.脑神经:脑神经是构成脑宇宙的主要部分。在进入脑宇宙的过程中,伴随着语音提示,我们看到的画面也在发生变化。在脑机服刚合成,打开脑基站大门的时候,我们的视野一团模糊,随着一声“屏蔽胶质细胞层”,视野一下子清晰了不少。这里胶质细胞层指的就是神经胶质细胞,这是神经组织中除神经元外的另一大类细胞。在哺乳动物中,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的数量比例是10:1。主要成分是结缔组织(和软骨是一个组织类型),仅承担连接和支持各神经成分、分配营养物质、参与修复和吞噬的作用。也就是说相当于脑宇宙中的“暗物质”。我们的视野一下子就密密麻麻的都是红色,很显然,我们看到的很多都是血管网。所以接下来还有一句“屏蔽血管层”。当这一层也被屏蔽掉的时候,视野一下子开阔了不少。我们看到的就是盘根错节的一张清晰可见的神经网络。网络的连线上有着被可视化的电流在其中通过。网络的连线间有一些膨大的部分,这些组成神经网络的便是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分为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我们所说的膨大部分就是细胞体,而突起就是从它身上长出来的各种盘根错节的“神经网”。这些突起有着联络信息的作用,有树突和轴突两种。树突短而分枝多,直接由细胞体扩张突出,形成树枝状,用于接收其他神经元的信号;轴突长而分枝少,粗细均匀且细长,用于传出神经信号,就像一根长长的电缆一样。轴突表面有1层轴膜,膜内有线粒体、微丝和微管束(就是第三集阿曼提到的图毅被困的地方)。而轴突的外层包裹着髓鞘,就和一根铜导线外面裹上了一层橡胶的绝缘皮一样。它可以把导线的电流集中在导线中,使电流传播更有效。而髓鞘每隔一段区域就会“消失”一小节,露出一小节里面的“铜导线”。这一区域就被称为“郎飞结”。因此,电流除了可以在轴突中传递外,还可以以电场的远距离影响,将电流变化通过郎飞结远距离传送。电信号可以从一个郎飞结,跨越髓鞘的长度,直接飞跃到下一个郎飞结,形成“跳跃式传导”,大大节约了传导所需的能量。而所谓的跳跃式传导本身就是郎飞结大规模放电的过程。这就是为什么当图毅来到郎飞结附近的时候,大家突然开始紧张的原因。因为它不再是在轴突中一点点传递了,电场变化到能够引发下一个郎飞结有反应,就势必需要更强一些的电流。因此在剧集被称为“电势情况复杂”,又由于远距离隔空传播的缘故,导致AI系统无法追踪,这也就是后来图毅在经过该区域时“海豚也无法追踪”的原因。而图毅在第三集最后受到轴突放电影响不断撞击到轴突表面而不被秒杀,正是因为轴突表面“绝缘层”的缘故,如果他要撞到轴突的郎飞结上,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b.脑基站与内核:脑基站这个外形我乍一看就好像是个白细胞一样,白色的,一半圆球一半残缺的形态,圆球里面有很多饼状的内核。脑机服就是从这里诞生的,我初以为这是进入脑宇宙的传送门,可是一回想第一集张晓泉进入女客户的脑宇宙时是一下子就进去了,而且能传送进去肯定就得有传送出去的门。好像也不用,一插电棒就能走人,要传送门干嘛?所以我认为脑基站就是诞生脑机服的。但是绕了得有三集的脑基站被搬来搬去的,还是个模拟项目,这个脑基站到底是干嘛的呢?想想脑机服的成分,RNA……RNA?这可就麻烦了,三种RNA呢!我们还得挨个儿看看,回忆一下高中生物的知识:mRNA也叫信使RNA,负责从细胞核提取遗传信息,提供合成蛋白质的模板。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产生;rRNA也叫核糖体RNA,负责构成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工厂)。其中一部分在核仁产生;tRNA也叫转运RNA,负责在工厂依照模板运输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产生。给了我们几个选项: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我们来挨个儿排除一下:首先说的是人体,尽管叶绿体内有小圆饼,那也要排除;线粒体嘛,它的内部构造是弯曲成S形的嵴,结构不对,排除;只剩下细胞核了,可是纳米机器人带着那么大的细胞核(神经细胞都那么巨大了,更何必是细胞核了。而且原作中也没出现大球里面有像染色体这样的经典结构)也不太现实。那就从功能上继续排除。脑机服的产生是产生RNA的过程,也就是说不需要tRNA转录成蛋白质,可以排除;mRNA是提供模板的,模板都是计算机那边已经设计好了的,都是直给。如果mRNA是脑基站,那么计算机生成出来的人应该也携带有遗传信息啊,可是在剧集中没有说明脑机服本身就有模板属性,所以暂时排除。再看rRNA,rRNA存在于核仁中,而RNA的形成需要在核区生成。因此这个常说的脑基站大概率就是现实中的核仁。我们看到剧集中挪来挪去的大概率就是核仁了,而核仁内部也有这种小圆球、小饼一样的结构(如果不是,最次它也就是个细胞核,不可能是完整细胞)。对上啦!脑基站基本确定就是核仁,而脑机服基本上就是rRNA。c.海拉细胞与复位位置:在剧集中,脑基站驻扎的位置一般被设定在海拉细胞处。海拉细胞源自一位美国黑人妇女海瑞塔‧拉克斯(Henrietta Lacks)的宫颈癌细胞的细胞系。一位外科医生从她的肿瘤上取下组织样本,并在实验室中进行培养,仍被不间断的培养。不同于一般的人类细胞,此细胞株不会衰老致死,并可以无限分裂下去,至今已存在71年了。和其他癌细胞系相比,它的增殖异常迅速,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学和基因工程的研究。剧中的海拉细胞应该是被限定住其分裂增殖功能的(否则不就变成在脑中植入癌细胞了么?),之所以用海拉细胞作为驻扎位置,估计是因为海拉细胞本身具有非常高效、活跃的端粒酶。而端粒酶的作用之一就是保持基因的结构稳定和完整性,而且它的组成成分之一就有RNA,和脑基站的成分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剧集采用海拉细胞作为脑基站的复位位置也是合理的。d.电势与放电:说到脑电,大家想到的就是医疗片中播的大屏幕上显示的或者网格纸打印的不断跳动的折线。没错,这就是反映了脑电的强度。如果之前我们把轴突看作是传递电信号的导线的话,那么脑电就是电路中的电流。而这件事在测量中是不好操作的,毕竟要把神经串联进电流表本身就不是一个可操作的事儿。所以我们一般改用电压表并联在神经元上,直接用探针跨接在一段神经两侧,测它们产生的电势差。(详情请见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实验”)这就是说的好好的脑电流,在剧集中又被成为电势的原因。电势是在静电学的叫法,而到电路中就叫做电位,因此这两个词是同一概念在不同学科的不同叫法。在剧集中,图毅小分队一进入脑宇宙,就被引导至低电压轨道,然后逐渐向高电压轨道区域前进,以测试受试者对高电位的适应能力。但实际上,神经电势(电位)一般只有两种情形: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静息电位是指细胞膜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大多数细胞的静息电位在-10~-100mV之间;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幅度约为90~130mV。我们可以看出幅度的变化还是比较大的,新手进入时的确是要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的。其实主要就是适应自己在高电势电场情况下对自身(也就是脑机服)的控制能力。毕竟我们只是个控制纳米机器人前进的无实体的意识而已。e.电棒:这个电棒的设定看起来有点开挂的感觉,在遇到危险时可以插在自己的脑机服,直接登出脑宇宙;在第三集,图毅还用它吸引心智鱼群;在第四集预告中,阿曼还用它直接插向轴突,打算以此救出图毅。而剧集就怕我们看不懂还专门解释过电棒中含有激素成分,也是绿洲医生进场维修用的工具。也就是说这才是纳米机器人身上携带的最重要的东西,说白了就是要送的药。结合刚刚我们说的剧情,插向脑机服就能登出脑宇宙,说明该激素可以与RNA作用,直接分解RNA外壳,意识自然就登出了。还可以与本身是电流的心智鱼群作用。还可以与轴突作用,要知道轴突表面的成分由髓磷脂构成。这就有点迷了!因为RNA的分解压根就不是靠激素,而一般来说是靠酶,自然状态下是靠RNA水解酶。也就是说这个电棒的成分不可能只有激素这么简单。至少我没有查到有什么激素能与RNA的分解有关(如果有,请大家私信我);而激素确实可以对电流有一定影响,目前已经发现了促甲状腺激素对结肠平滑肌钾电流的影响、糖皮质激素对大鼠海马神经元NMDA诱发电流的作用等等。影响电流这事儿基本上是靠谱的;一些多肽类激素也的确可以与磷脂发生作用。综上所述,电棒的作用是经过编剧严格考证的(我依稀觉得剧组请的这位科学顾问应该是一位医学领域特别专精,其他领域也都会些的专家),目前给我们展现的三项应用里,有两项确定是激素能办得到的事儿,而有一项还需要酶的参与。期待后续编剧能给我们展现电棒更神奇的功能。f.心智鱼群:这是一个剧集原创出来的概念,在影片中表现为一片发光的蓝色点云,可以快速移动,会反噬外来入侵者(比如绿洲科技测试中的女测试员),当鱼群快速移动时可以屏蔽对讲信道导致无法与脑宇宙的绿洲医生通讯。当心智鱼群原地不动时,靠近它也无法起作用,需要一定的刺激(比如扔出的电棒)才能激活鱼群。由于我们对e的解释,我们不难发现心智鱼群是靠化学物质来驱动的。片中对鱼群的解释是“它是纯电流,没有生理功能也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意义,好像是保护者一样在脑中游荡”。所以当脑基站面临郎飞结大规模放电击穿的危险的时候,让图毅引诱心智鱼群来保护脑基站,充分利用了鱼群的保护属性。难道说鱼群包围的时候起到了“静电屏蔽”功能?柳常青本以为当鱼群包围图毅时会导致图毅被系统强退,结果强退的事情也没有发生,这后续需要一个解释,不知道会不会与脑宇宙的主人有关。现在想想,片头动画一下子喷出来的一大堆,想必也就是心智鱼群,仿佛它是有出来的源头。每个人都会有鱼群的存在,而当人们处于植物人或者“蜂群症”状态时,鱼群数量会大幅度减小甚至消失。这个我会在下面讲蜂群症时再开脑洞。h.心智宇宙:图毅在周边神经元放电量突然增大的电涌中,被轴突吞没。这并不是什么能给图毅肉体伤害的事儿,这只是图毅的意识从脑宇宙进入到心智宇宙层面的外在表现罢了。意识进入到了另一个空间,只是空间的转移,系统自然也就没有被登出了。心智宇宙说白了就是对方精神领域的形象化,相当于自己闯入了别人的精神一样。我们看到的一切就相当于对方脑子里真实想法,你可以理解成是最高程度的读心术(无限月读)。讲真,有关心智宇宙的部分是创作者最可以放飞自我的地方,而这场景也太有点《盗梦空间》的既视感了吧!感觉之前PV中出现的所有奇幻场景(比如挥刀的周处),都应该是发生在这个领域的事情。编剧可以尽可能把自己的想象部分发挥到这里,甚至在这片纯属于精神的领域突破物理定律也是可能的。要进入一个精神空间,我们能想像的打开方式,要么是通过一个什么隧道(比如:游戏《黑道圣徒4》等),要么就是从上空直接跳落下来(比如:电影《黑客帝国2》等)。而《黑门》进入心智宇宙的画面非常华丽,是分形几何的华丽图形。大家可以百度搜索一下“分形几何”,就能看到这些图形的震撼了。而且剧组还把这些图形三维化、镜像化了,的确有要大开脑洞的感觉。作者之所以用分形几何来做引导场景,肯定不止是为了好看而已。它一定有它的意义指向,这就必须要和分形几何本身的特点联系一下了:自相似性:就是局部的形态和整体的形态相似,或者说从整体中割裂出来的部分仍能体现整体的基本精神与主要特征。也就是说可以通过任何一处的特点窥视整个区域的特点,管中窥豹。这对于后面我们要说的蜂群症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层次性:分形整体中存在的等级不同、规模不等的次级系统,可以说整体中的任何部分又是一个自身的整体,依次重复,直至无限。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仿射变换不变性:分形的局部与整体虽然不同,但经过拉伸、压缩等操作后,不仅相似,而且可以重叠。即蜂群症的每个个体虽然个体差异较大,但在某种程度上又是高度重合的(记住这一点,这对后面我们分析蜂群症非常重要)。图毅进入心智宇宙后,就趴在大马路上,一辆车疾驰而来的场面。这点我们无法继续脑补,只能交给后面的剧情来做交代了。个人预测应该会揭示脑机接口技术本身过去的一些秘密,或者说一说公交车事件背后的事情。【第二节 挖掘社会学与伦理意义】一、蜂群症与蜂群思维本片的副标题就是“蜂群”,背景也出现了蜂巢的样子。就像前言所描述的情景一样,蜜蜂群体的活动很有代表性,它象征了一个动物群体的社会性现象。使我们惯常研究动物个体的人们跳出个体的视角,思考群体现象的本质。从行为学的研究范畴逐步扩展到对社会学本身的思考上。这个观点正是在凯文·凯利的《失控》一书中被描述了出来(第三集也提到了凯文·凯利这个人)。其实这种思想在一些科幻作品中已经有所体现,但基本上属于放飞自我型,最经典的就莫过于游戏《恶灵附身》了,医生把一群精神病患者和反派鲁维克的大脑共同进行脑机连接,想让这群精神病人一窥鲁维克的秘密。结果发现每个被接入者的意识都被共享,大家的记忆碎片都残留下来形成了一个日益壮大的“精神世界”。这便是这类作品的典型特点,它们会阐明蜂群思维的特点,但并不会进一步说明这种思维的互联互通给个体又会带来什么影响。很显然,《黑门》想就这个问题做进一步的讨论。1. 蜂群思维的特点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前言的那段小故事,其中体现的蜂群思维就是由许多独立的单元高度连接而成的一个活系统。它的神奇在于,没有一只蜜蜂控制它,但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一只从大量愚钝的成员中涌现出来的手,控制着整个群体。它的神奇还在于,量变引起质变。要想从单只蜜蜂的机体过渡到集群机体,只要增加蜜蜂的数量,使大量蜜蜂聚集在一起,使它们能够相互交流。等到某一阶段,当复杂度达到某一程度时,“集群”就会从蜜蜂中涌现出来。而很多动物似乎也都有着这样的“群体特征”。我们有时能看到成百上千只鸭子如一个整体似的腾空而起;成千上万条鱼如一头巨兽游动,破浪前进。每个个体几乎都在以大约七十分之一秒的速度快速响应,使个体的属性及时地被切换到群体当中。这些群体具有以下典型的特征:① 找不出群体的核心控制力量。个体行为无足轻重,小故障犹如河流中转瞬即逝的一朵小浪花。就算是大的故障,在更高的层级中也只相当于一个小故障,因而得以被抑制。② 每个个体都是独立存在的。因而具有很强的可扩充性,即便个体数目增加,群体行动的成本也相对较小。每个个体遵循的行为规则非常简单,它只需要干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好。③ 个体之间彼此高度连接,形成非线性因果关系。个体的变异和缺陷能够导致恒新,这个过程我们也称之为进化。而群体特征也存在着其缺点:① 因为没有中央控制,导致其效率低下,重复的努力比比皆是。② 不可预测:群系统的复杂性以不可预见的方式影响着系统的发展。这种情况恐怕是任何人工智能都无法解决的(是的,“海豚也救不了我们”(套用斯蒂芬金《它》的台词哈))。③ 响应速度慢:简单的群系统可以用简单方法唤醒;但层次丰富的复杂群系统就需要花些时间才能启动。系统越是复杂,需要的预热时间就越长。每一个层面都必须安定下来;横向起因必须充分传播;上百万自治成员必须熟悉自己的环境。2. 剧中呈现的蜂群症:可预测社会的崩溃和个人面临的危机剧集中出现了三种形式的蜂群现象:其一说的非常隐晦,第二集片头出现的猴子摆放花生的镜头和PV中出现的猴子挥刀砍人的镜头。这些都是动物层面的蜂群思维的体现(都是十来秒不到的画面,无法做更多的解读,这个坑后面肯定还会出现,并且作为重要暗示呈现出来)。其二就是因公交车故障事件导致的蜂群现象。在公交车故障的时候,所有人集体晕倒,在后台监测发现整个车厢人的脑电记录异常,脑机用户同时掉线,且多个用户的思维的数据发生了错位和调换,在所有人的脑中建立了一个共同的小世界模型。所有人的心智鱼群数量突然变少,甚至消失。但他们的行为没有异常。两天后,有三名曾坐过那辆公交车的中学美术生,在不同考场参加美术考试后,上级发现三名考生的三幅画的风格相近,全都是看起来毫无意义的各种三维几何图形的堆砌。而这三名考生之前并没有对考试有过任何交流。更可怕的是,当把三幅画叠放在一起时,变成了一幅完整的画,画上赫然就是一只蜜蜂的样子!首先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这群人在经历事故后,的确发生了意识共享的情况。而这意识共享首先最明显地就被体现在了美术考试事件上,三幅画看起来都没有意义,而且每个考生都在做着相同的事情——画看似毫无意义的几何图形。三名考生想必也根本不知道这些图形的意义是什么。这就是典型的“每个个体都在做最简单的事情”现象,而当每个个体的成果拼合在一起时,就变成了整体。这正是刚才我们说的“分型图形”的意义。也就是说他们的意识逐渐在融合在一起,但目前可知的是,他们的人格至少没有发生混乱,没有发生融合的现象。这其实已经有点“区块链”中“分布式计算”的感觉了。而第三件事情就更吊诡了,在图毅在脑宇宙中穿梭时,脑中突然闪回了朗宁和眼镜男之间的py交易。目前那段情节只是以闪回的零碎镜头出现,故事并不完整。我们大致回顾一下:朗宁:监控植入核心系统,躺在病房的是如果你,师傅也会做出同样选择,各取所需。眼镜男:(没接话,直接说)老柳有什么新动作?朗宁:(同样没接话)我要的东西呢?这件事到此为止。没头没尾的几句太监话,这个扣子本身不重要,反正以后会解开的,但重要的是,朗宁的记忆被串到图毅意识中这件事。如果提醒大家一句,就感到细思极恐了。图毅和朗宁也是当时公交车事件的遭遇者!也就是说他们本身也都是蜂群症患者!而每个人心智鱼群的减少或消失,正是分布式计算带来的一个特点,即每个计算节点的计算压力都被分摊。而且鱼群的减少表示了每个人都成为了团体的一员,具备了一定的群体防御,从而个人精神领域的设防就逐渐消失了。当然这也会是一个很大的隐患。而蜂群思维带来的不确定性想必也是绿洲科技最头疼的,因为我们一开始就说过,绿洲科技大部分的技术都是在人工智能的基础之上的,甚至于脑机这项技术都要臣服于它。可当蜂群症逐渐扩散时,世界将变得越来越不确定,一个可预测的社会逐渐崩溃,人工智能面临一个个蜂群还会起作用吗?想必这是绿洲科技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但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他们的能力会不会也会融合,使每个人都成为超神一样的存在呢?当处于不同社会侧面的人的记忆交汇在一起,又会发生什么呢?是一群超人?还是一群被平均化了的“乌合之众”呢?但我更期待的是会发生下面的一种情况:蜂群衰竭失调。3. 有可能的发展方向:蜂群衰竭失调这是现实情形下蜂群会出现的情况,同时也是蜂群思维面临的最大敌人。蜂群衰竭失调导致了美国失去近36%的商业蜂箱。这种综合症使蜂群里的工蜂突然死去或逃亡,幼蜂没人照料,蜜蜂停止酿蜜,只剩下孤零零的蜂后在蜂箱里做垂死挣扎。蜂群衰竭失调已经传播到包括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内的几个欧洲国家。人们已经提出几种有可能导致这种疾病的因素,其中包括全球出现的瓦螨、某些杀虫剂、气候变化和手机盛行等,但是没有一种因素被证实是杀死工蜂的罪魁祸首。也没找到拯救工蜂的方法,随着不断有新国家报道出现这种现象,蜂群衰竭失调很有可能会在全球爆发,最终导致蜜蜂灭亡。会不会有一种因素会导致这群已经得了蜂群症的人这个群体发生崩溃呢?如果发生,这才是绿洲科技真正面临的灾难。当一个本来就没有领头羊的群体发生崩溃时,会发生什么呢?这恐怕不仅是科学家,也是伦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正在苦苦思考的问题。二、周处灭三害:关于科技与伦理的关系本剧的墨笔,不仅大量着墨于各种炸天的技术,还倾注在对科技与社会伦理关系的思考上,成为了这部影片抓人的另一个卖点。说到这里我就不由得想到了本剧的片头,片头一半的时间在描述脑宇宙的相关设定,而另一半的时间则给我们展示了黄金周处像的画面。我就一直在想这个人物和剧情到底有什么关系。知道我看到这个像被摆到了绿洲科技的大门厅,脑洞顿时就打开了:周处像的脚下踩着一直老虎,一直手攥着一条蟒蛇,甩向后方,另一只手举着一只剑朝向天际。周处本人怒目圆睁,直视远方,一股B格拉满的赶脚。这座像的典故出自《晋书·周处传》和《世说新语》。明朝人黄伯羽后来将其改编为《蛟虎记》,广为流传。简单说一下:周处年轻时为人凶暴强悍,有人劝说他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周处就去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时起时伏,周处与蛟龙一起漂游了几十里远。经过了三天三夜,同乡的人都认为周处死了,大家互相庆祝。当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互相庆贺,才知道自己实际上被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陆云告诉他“古人珍视道义,况且你是有希望的,人就怕立不下志向。有了志向,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远扬呢?”周处从此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一位忠臣。在传统解读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有改恶从善的决心和行动,无论时候早晚,总能有成就。而涉及到本剧集剧情,就需要和实际的设定结合一下了。前三集的主体主要涉及两大机构:绿洲科技和艾萨(国际人工智能伦理学会)之间的较量,而在第三集一开始又引入了图毅的姐姐古丽所在的“天泽生命公司”。这三者中,绿洲属于典型的技术激进派,为了推进技术不顾一切的类型,妥妥的科技优先型的;艾萨则站在绿洲的对立面,属于人伦有限型,在他们看来,技术保守些无关紧要,只要能确保人类社会安定团结即可。而新出来的天泽生命虽然也是搞脑际技术的,但属于技术中间派。一直致力于寻找脑机技术的漏洞和缺陷,并提供解决策略的。属于兼顾了技术和绿洲的类型。剧集中艾萨和绿洲至少被提及过四次交锋:① 十年前绿洲公司向艾萨提交AI控制公交系统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与解决方案,由于人工智能算法一直处于审核阶段,实验数据没被采纳。② 艾萨不信任人工智能,因此纳米机器人送药的任务就由绿洲医生来做,而不是人工智能驱动纳米机器人。③ 公交车事故前,通过广播我们可以听到艾萨连续发布六条严加管控人工智能技术规定,这会对绿洲科技产生直接的影响。随后事故发生后,艾萨以绿洲侵犯公民隐私和危害公共财产为由入驻调查绿洲运营部。绿洲负责人柳常青约定调查时间为三天。④ 在图毅等一行四人进入脑宇宙进行模拟实验出现事故后,艾萨以绿洲违反《纽伦堡法典》和《赫尔辛基宣言》,严厉惩处了绿洲科技。这三次冲突基本上都是艾萨发现了绿洲在科技上的冒进做法,甚至出现了剑走偏锋、可能带来不可逆的人身或社会伤害时,从而进行的反制措施。这里简单说一说那个发案和宣言的大致内容:二战后德国从事人体实验的成员被作为战犯移交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纽伦堡法庭以此制定了人体实验的基本原则,作为国际上进行人体实验的行为规范,即《纽伦堡法典》,并于1946年公布于世。而《赫尔辛基宣言》则是前者法典内容的细化版本,更加全面、具体和完善。它囊括了总体原则、风险 负担 收益、弱势群体与个人、科学要求与研究方案、研究伦理委员会、隐私和保密、知情同意、安慰剂的使用等方面。全流程规定了医学实验,特别是涉及人体的实验的伦理道德边界。其中就规定了接受试验的人有同意的合法权力;应该处于有选择自由的地位,不受任何势力的干涉、欺瞒、蒙蔽、挟持,哄骗或者其他某种隐蔽形式的压制或强迫;对于试验的项目有充分的知识和理解,足以作出肯定决定之前,必须让他知道试验的性质、期限和目的;试验方法及采取的手段;可以预料得到的不便和危险,对其健康或可能参与实验的人的影响;实验进行必须力求避免在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和创伤。实验的危险性,不能超过实验所解决问题的人道主义的重要性。而看过剧集的小伙伴,基本上发现,第三集出现的模拟实验基本违反了上述两项法案的上述这些内容。而柳常青当时对此的解释竟然是“倘若做什么事情都要考虑后果,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通过他对这一项实验的处理态度,就足以见得他对绿洲科技整个项目的影响是多么的激进,管中窥豹。技术的发展使得生产力大幅度提升,人类生活也更加便利。可在这个过程中身体逐渐变成了一台电脑终端,是容纳数据的容器,人和机器的界限也变得模糊,人类的价值也仿佛在此刻变得单一和廉价。而当科技真的发展到人人的思维都可以介入、修复甚至干预、互联、获取、采集、篡改……是不是无形之中就已经在用科技之刃,斩杀基本的人伦和人权呢?我想大厅里的周处像的建立想必就是以柳常青、阿曼为首的第一代脑机探索者给自己的警示。这根弦在当初已经绷下,但是在后续的发展还能绷多久,能否保证他们以及他们所掌控的技术不超越人伦底线的雷池?我想当越过雷池的那一刻,也便是周处挥剑的一刻。而周处所象征的正是柳常青和阿曼这代人自己,他们用剑斩杀了科技水平低下带来的贫困和不便,大大提升了社会生产力,提升了人们的获得感。然而技术的过度发展使他们逐渐成为了人伦道德的对立面,或许他们在用周处像警示自己,不要因在科技的海洋中迷失,成为人人都想斩杀的自己。而蜂群症的出现,直接导致人群思维可以互联互通,记忆和经历也可以互联互通,届时人们就毫无隐私权可言,个人信息安全的最后边界便被打破。处在蜂群中的人们能够像蜜蜂一样,始终忠实于自己所在的群体,不会因一己私欲背叛团体吗?能够合理利用、保护别人的经历记忆吗?他们具备抵御外来风险的能力吗?这些都是很要命的问题。而当这些一旦失控,便会导致蜂群的崩溃。这并非危言耸听。顺便插一句题外话,片中提到的“海拉细胞系”这项研究的后续也产生了有关实验知情权和隐私权的争议:海拉细胞的贡献者本人并不知道自己细胞被用于研究,甚至她的家属也是很多年之后才知道的,而且没有得到任何经济利益的补偿。甚至有一次,公司们去采集hela孩子们的细胞样品,希望可以用孩子的遗传信息,来比较目前hela细胞的遗传变化情况,他的孩子们还单纯以为就是来检测自己有没有癌症。最后再谈谈一段独白的事情:而当我看《黑门》第一集的最后的那段独白时,不免感到头皮发麻:“生物的进化不是前进,而是对环境的适应。人类的进化不再去适应,而是改变。可我们不愿面对人类无法适应自己创造的环境,正如同努力相信自己坚信的事实正是谎言的开始。”这是很多科幻题材都在孜孜以求的主题。这已经有点“生物进化3.0”的味儿了,有关生物进化3.0的观点,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几天前在《西部世界第四季》分析中做的相关分析,篇幅所限这里就不再赘述。而本剧一开始就提到了这段话,很显然这段话会是接下来故事的发展方向,但是很显然也就意味着这不会是本剧思想的天花板,而只是地板而已。不由得让人觉得这样的情节设计很大胆,不知道未来这部剧的思想高度会不会再往上拔出一个新高度,我们拭目以待。【第三节 梳理剧情情节与时间线】刚才我们基本上对本剧出现的科技和人文元素做了个基本的分析。本剧的另外一个比较难懂的就是本剧的时间线设定,在第二、三两集的叙事还算是比较正常,而在第一集,为了营造一种悬疑的效果,很多时间线都被打乱,下面我们简单复盘一下。在文章的最后我再来提一些心中的存疑,或者说亟待填补的坑:一、时间线梳理很早以前的时间点(有可能就是2033年,即当前时间线的15年前)(1)69号工程启动(怀疑就是基于脑机接口的人工智能技术)2048年(2)绿洲科技开展公交AI系统,因人工智能算法处于审核阶段,艾萨没有采纳实验数据2058年(剧集发展主时间线)(3)图毅头一天出现过一次癫痫(3)艾萨连续发布六条严加管控人工智能技术规定(4)张晓泉与徒弟郎宁巡逻接收到海豚维修任务a. 朗宁在为脑机用户治疗,张晓泉接通车载电源治疗车上连续第二次癫痫发作的图毅b. 公交车车厢连接处磁极倒转事故,所有乘客晕倒,脑机系统离线。朗宁被强制离线,机械骨骼前去救人c. 图毅突然醒来,被张晓泉打晕,张说道“这么做是为了你母亲吴梅和你”d. 恢复智能驾驶功能后,张晓泉被过载电流击穿成为植物人e. 柳常青远程指挥图毅,图毅借助机械外骨骼力量触发公交车的生物避障机制,化解公交车继续失控的危机(5)艾萨检测车厢乘客发现脑电记录均出现异常,数据出现错位和调换,脑内功能性连接了一个相同的小世界模型,即产生蜂群症。(6)绿洲接到故障报修,出现三名美术生远程共画一幅画的蜂群症状。后检测乘客均出现心智与群减少甚至消失的症状。随后柳常青一行人策划模拟实验项目,号称实验目的是利用癫痫患者服药后的镇静效果,从而阻抗进入脑宇宙的电流干扰,提升绿洲医生在脑基站的工作效率。背地偷偷将张晓泉的脑接进模拟系统(7)艾萨先后讯问朗宁、柳常青、图毅,并查封绿洲运营部。柳常青说只允许调查三天,三天无果就自行离开。艾萨表示下次就不是因为公交车的事了(8)图毅被转运至医院疗养。期间柳常青邀请其加入绿洲实验计划。后图毅被姐姐古丽接走后,终究还是去了绿洲科技加入实验(9)古丽随后在天泽公司进行脑宇宙实验(10)朗宁、图毅等一行四人进行模拟实验a. 过程中突然出现高电位电涌,大家发现所处环境并非模拟环境,而是真实情境下活人的脑b. 图毅坚持要完成任务,柳常青提供鱼群包围脑基站计划,后图毅圆满完成复位任务。在其中得知计划的真实目的即查找蜂群症的根源以及脑主人是谁c. 撤离过程中,图毅为躲避鱼群,意外装上神经元轴突,其意识撞进神经元,进入心智宇宙d. 阿曼进入脑宇宙救图毅,图毅在心智宇宙中苏醒以上就是前三集的故事时间线,把整个故事的始末讲了一下,我们先不就剧情本身做过多展开,因为这毕竟是科幻剧,还不属于推理番,一般情况上集留下的大部分扣子到了未来两集基本上都能解开。但海还有一些谜题仍存留至今,期待后面剧情的逐步展开。二、仍然存疑的坑(1)69号工程是什么?十五年前阿曼和柳常青发生了什么?(2)艾萨拿到的报告为何与现实存在出入?红色脑机线是否是艾萨为钓鱼执法设置的假物证?(3)公交原本有三道失控保险,为何仍会发生事故?(这恐怕是从开场就存在的坑,而且后面两集都没有交代)(4)朗宁质疑模拟实验受试对象时,对方提出选取的是近期发作8次以上的患者,图毅的连续两次癫痫是不是背后有人在控制?(5)柳常青或艾萨是否曾经调用过底层视觉数据进行记忆还原?(6)张晓泉与其母亲吴梅和儿子图毅之间的过往?(7)天泽科技的计划,以及如何帮助图毅化解危机?(8)阿曼因为什么被迫跑到二线硬件设计部门?他之前一直浸泡的液体又是什么?(9)最新PV描述绿洲医生培训手册中并没有写明当人坠入神经元后应该怎么做。可在第四集预告中当阿曼用电棒插向神经元时,柳常青说道“他要扔根绳子下去”。他是怎么知道的?他们是否曾经探索过心智宇宙,后因某种原因封锁了这项技术?(10)被心智鱼群吞噬的女检测员是昏迷、植物人还是死了?(11)朗宁和眼镜男之间py交易的内幕?(12)朗宁意外登出脑基站,为什么最终导致了张晓泉那边的电涌昏迷?个人推测有关公交车事件的真实面目很可能会在心智宇宙中被揭示出来。强烈期待一下心智宇宙的奇幻世界(话说怎么真有点从“科”到“幻”的过度啦!但愿后面的剧情能继续稳下去)综上所述,《黑门》这部片子虽然是以动画形式出现的,但其优质的剧情和世界观设定和考究的科技细节,让人在大呼过瘾的同时,深感制作组的良心是大大滴!在此我们继续期待后续剧情的神展开!也欢迎各位小伙伴继续支持“暗夜伏特加”的剧情解析系列!【附录:参考文献】[1] 丁文龙,刘学政. 《系统解剖学》第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 凯文·凯利(美).《失控》. 北京:新星出版社, 2010[3] 任宇鹏 ,王广志 ,程明. 《基于脑机接口的康复辅助机械手控制》.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4 ,19 (5) :p330 - 333[4] 龙锦益. 《脑信号分析的算法研究与多模态脑机接口》.华南理工大学,2012[5] J R Wolpaw ,N Birbaumer ,W J McFarland.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Technology :A review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meeting>. IEEE Trans2 action on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2000 ,8 (2) :p164 - 173[6] Todd Gilchrist:《<攻壳机动队>幕后设计揭秘》,Mtime时光网,http://news.mtime.com/2016/11/22/1563408.html[7] 蜂群思维究竟是不是人类的未来?太虚西行,2020.03, https://zhuanlan.zhihu.com/p/110501247[8]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19)30969-9
  • 来自网友【平凡之路】的评论以脑科学为题材的硬科幻国漫。第一集开始就全程高能,从一桩交通事故铺展开来,引出一个又一个硬核设定。万物互联与自动驾驶,脑机接口与绿洲医生,全息影像与情景重现,还有帅到爆的智能外骨骼,科技感拉满。 主角团与袁致仁关于蜂群症、超意识的纷争已经进入白热化,这究竟是不是“猿至人”般的第二次人类进化?期待下一季揭开更深层次的思考。 “自从脑机系统问世的那天起,人类就已经打开了大脑的黑门。是他们加速了蜂群化社会的进程。”
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存储,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网站地图